在實驗室自動化領域,蠕動泵因其液體傳輸原理和靈活的應用特性,逐漸成為精密分液場景的“隱形功臣”。本文將以醫療實驗室中常見的血液樣本分頁機器人為例,解析蠕動泵如何助力實現效率高、準的樣本分裝流程。
某三甲醫院檢驗科每天需處理上千份血液樣本,傳統人工操作面臨兩大挑戰:
效率瓶頸:人工使用移液槍逐個分裝樣本,耗時耗力,難以應對突發的大規模檢測需求(如傳染病篩查)。
污染風險:重復使用移液槍吸頭可能引發交叉污染,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。
為此,實驗室引入了一臺全自動分頁機器人,其核心液體傳輸模塊便搭載了分配型蠕動泵技術。
蠕動泵通過電機驅動滾輪交替擠壓軟管,利用彈性形變產生的負壓吸入液體,隨后通過滾輪推動液體定向流動。其核心優勢在于:
零污染傳輸:液體僅接觸一次性軟管,避免交叉污染;
高精度控制:通過調節轉速和軟管尺寸,可實現微升級(μL)的準分液;
兼容性強:適用于血液、試劑、粘稠液體等多種介質。
樣本管定位
機器人機械臂抓取原始血液樣本管,掃描條形碼后,將其運送至蠕動泵進樣端。
智能分液
機械臂同步移動微孔板(如96孔PCR板),蠕動泵將樣本準注入目標孔位,誤差率<1%;
每完成一次分裝,軟管自動向前推進一段,確保每次使用干凈的管段,杜絕殘留污染。
蠕動泵根據系統預設的分裝體積(如每孔50μL),定量吸取樣本;
閉環管理
分裝完成后,機器人自動標記已處理的樣本管,并將微孔板轉運至檢測區,全程減少人工干預。